上线当天即揽2千万,狗血剧情精准打击爽点,国产剧迎来新春天?
前几天Sir提过了一个春节档隐藏爆款。短剧。春节假期内这个又土又俗的赛道卷走了8亿。其中咪蒙的两部就收入过亿。更离谱的是,你都不敢想这些剧的成本有多低。最火的《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》,共82集,网传只拍了10天,后期投入仅8万元。而上线当日,观众们就为它激情付费超过了2000万元。再看评论区,竟也是清一色的好评。老实说要不是看了新闻,Sir都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看短剧。无论喜不喜欢,它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。Sir也好奇,这究竟是有什么该死的魅力: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01看剧都要快进的年代,专注力是稀缺品两分钟。对于传统电视剧来说,还没播完一首片头曲,开场空镜过渡都得花个分把钟。但短剧,已经足够输出一波抓马小高潮了。不要留白,不要丰富性,也不要铺垫、呼应、起承转合……要的就是简单粗暴。在《后妈》的评价中,Sir发现了观众痴迷这个剧的几个关键点:人设反差。18岁女大学生司念,穿越到80年代给2个孩子当后妈。丈夫周越深是当地养猪场老板,那个年代的万元户。听着是不是又老又油腻?结果人家长这样:乍一看是不是有点霍建华+肖战+吴彦祖的feel?就是有点惋惜,这么个大帅哥居然离异带俩娃。别急,反转马上来了。两个孩子不是男主亲生的,而是他帮过世的姐姐抚养的。他妻子为了防止俩孩子争家产,曾下药想毒死他们。男主果断离婚。你说他霸总吧,他又是个80年代养猪万元户。你说他离婚带娃吧,可是他又痴情又纯情,很好调教的样子(对于从21世纪穿越回去的女主而言)。看到没,这也是反差感。为了保护俩孩子,他第一次见女主,甚至还给对方结婚冷静期,并提出婚后不生孩子,因为怕她步前妻后尘,对两个继子不好。后来他在知晓对方心意后,又选择百分百信任。虽然性格内敛不爱说话,但在司念被人诋毁时,周越深分分钟反击,妥妥的护妻狂魔。讲到这,男主人设是不是瞬间“完美”起来了?反正女主是上头了。《后妈》的第二个套路:黑莲花女主。从《延禧攻略》,到去年名字更赤裸裸的短剧《黑莲花上位手册》,一次次验证观众(尤其是女频)不再喜欢看傻白甜。而是期待以牙还牙、见招拆招的爽文女主,替现实中敢怒不敢言的自己出出恶气。《后妈》女主司念,善良但不软弱。可以对继子继女温柔慈爱。也可以毒舌怒怼每一个对她指手画脚的人。她花男人的钱心安理得,但解决问题从不靠男人。她有仇必报,不卑不亢不隐忍,绝不让自己受一点委屈。一边跟男主谈甜甜的恋爱。一边和各种极品亲戚斗智斗勇。同时还能把自己的卤味生意做大做强。主打一个不用受一点委屈。还有第三点:节奏爽。每集1~2分钟,82集总共也就2个多小时。每集至少1个反转或爽点,每30秒内就会有一次情节推进。光是免费的那10集(总共不超过15分钟),就包含了巨大信息量。包括但不限于:灵前诈尸。女大学生穿越成后妈。被养父母逐出家门。下嫁养猪场,结果发现猪场老公是个有钱有颜有身材的大帅哥。遭恶毒保姆陷害,女主直接对其甩菜刀。可谓大开大合,爽得酣畅淋漓。在成批剧情拖沓、情节寡淡、主角蠢弱的国产剧盛产的当下,《后妈》不仅精准定位了观众爱看的东西,更规避了大家不耐烦的东西。吃得糙了。但却大呼过瘾。02人性的那点把柄,依然被咪蒙轻松拿捏咪蒙,一个在互联网上有了年代感的名字。她的文章已经消失,但并不妨碍江湖上流传着她的传说。一个标题就是一个情绪核弹,在人群中无限链式反应。如今咪蒙卷土重来,不得不承认她的那套绝学并没有生疏:嗅觉敏锐。网感一绝。拿捏情绪。哪怕换赛道,依然能做到头部。她的团队会把更多时间花在研究用户上。当时“咪蒙”的每篇文章,都至少要先脑暴50个选题。并且要求必须是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的话题和观点。比如七夕,她不去写恋爱或表白,而是把目光瞄准民政局。你以为她要写结婚吗?不,她要写的是在这一天离婚的人。方向定下,“咪蒙”的第二步,是采访。在5000人的社群里问:“你们怎么看待七夕离婚?”虽然在今天,“不婚不育保平安”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口头禅,结婚人数和出生人数下滑的新闻也时不时出现。但在当时,像咪蒙这样把离婚和七夕拼贴起来,实在是个另类的“创举”。采访难度可想而知。离婚这种本就不愉快的事,能有几个“主人公”愿意配合?有的果断不搭理。有的上来直接怼:“你再问一句,信不信我揍你。”不死心的她,甚至会跑去垃圾桶翻人家填废了的离婚申请书,或者坐在办证窗口旁边偷听。(当然,很多描述你可以理解为咪蒙的“非虚构写作”)而今天的短剧,正是咪蒙式写作丝滑切换的赛道。狗血的情节。密集的情绪:一会是制造焦虑,一会是爽点打击。或许,就算咪蒙的号今天仍在,她也一样会进军短剧。因为互联网的产品和观看方式在迭代。短剧完全承接了咪蒙式的表达。并且还:更形象,更戏剧化,也更容易变现。以咪蒙敏锐的嗅觉,面对文字的式微、视频的兴起,很难想象她会无动于衷。也只能说,兜兜转转。人性的把柄来来去去还是那些。而跟随在情绪投喂器后面亦步亦趋的还是那么多人。03不是短剧下沉了,是我们的眼界缩窄了但凡带点脑子去看这个剧,就会发现它根本经不起一点推敲。别误会。Sir并不是要批评这些剧的受众。事实上短剧正在呈爆发趋势,而咪蒙式的创作也不过是迎合了已有的需求。而是想说。由长(传统电视剧和电影)向短的迁移中。这届观众在经历什么。看看《后妈》爽得离谱的剧情。有一段讲恶毒保姆虐待孩子,嫁祸给了女主,偏偏这孩子是个哑巴,只会哭不会说,女主深陷全家的信任危机。正当Sir想看她要怎么自证清白时。你猜怎么着?这个被男主前妻下毒,哑了一年的孩子,竟然开口说话了!明明有上百种方式能为女主破局,编剧偏要选择最浮夸的。可观众就是看得很爽,甚至还觉得有点感动。毕竟,这样处理剧情推进快呀!换作传统电视剧的拍法,起码要花好几集来给人物铺垫情绪、建立信任,用合乎常理的行为、对白去循序渐进,让故事丰满、立体起来。但对短剧来说,这全是在浪费时间。再比如,强到脸谱化的角色。除男女主之外的几乎所有人,都、蠢、坏、懒、贪,弱、渣。傻X用各种贬义、消极的设定,来烘托主人公的智慧、勇敢、善良、正义、专情。剧中完全没交代女主穿越前是什么样的人,上大学学的什么专业?擅长什么?想必对八零年代也没那么了解吧?可人家一创业就能变富婆。一唱首凤凰传奇就能给昏厥的人心肺复苏。缺席了18年的亲生父母,一见面就情深义重。编剧是真敢写,导演也真敢拍。然而,恰恰是这种“美梦式”的逆袭设定,让这个剧在春节播出期间极其应景。现实中我们过年怼都不敢怼的烦人亲戚,女主一集能骂走四五个。爽吗?真的爽!在共鸣的催化下,观众的情绪价值一下被拉满了。咪蒙在2018年演讲时就说过:“要像朋友一样地去了解你的用户,你就知道什么是共鸣。”她知道自己的用户几点睡几点起,喜欢什么讨厌什么,缺少什么又向往什么。然后基于这些“痛点”,去打造一个个贴近并能满足用户情绪输出的爆款。“咪蒙”是。《后妈》也是。她借文字和短剧所传达的那些观点和态度,她自己相信吗?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。但她就是认准了那些人会信,并奉为三观。去年11月,同样是由她操刀的短剧《黑莲花上位手册》,上线24小时赚获2000万。可一周不到,就被公告批评“渲染极端复仇、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”,一夜之间全网下架。于是时隔三月,咪蒙又打造出《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》。这回够正能量了吧?主角维护自身正义,又保护弱势群体,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,实现了勤劳致富。既让观众心甘情愿付费观看,又完美规避了红线。咪蒙不会消失。她升级了,迭代了。咪蒙和短剧的结合。是她成功经验的再一次认证:今天的人们不想认识世界了,人们只想不断撞见自己。咪蒙文章的“非虚构写作”,没有细节,没有可靠来源,可是又如何呢?有人信。短剧里粗糙的情节,霸总、黑莲花、治,全都是翻来覆去拍过的,可是又如何呢?贱人有人依然爱看。大家不再期待未知,向往复杂,好奇悬念。而是等待被一成不变的东西,重复地打上钢印:“啊,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“打这个小三,真解气!”“这下又逆袭了。”不断收窄、加固的信息茧房,给了人越来越短暂和廉价的满足,好像就不用去面对动荡的真实世界。短剧正在创造的。情节循环利用,角色工具人,让你一次次被迎合和满足的世界。我们不是早就见过吗?那里每天都对你说着:早安。午安。和晚安。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:明焉过春天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